• 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論文
    • 09月03日

      高標準農田建設中公眾參與過程的利益博弈分析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文章從利益相關者角度總結高標準農田建設中公眾參與的訴求與矛盾,根據混合策略下期望收益最大化原則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政府、施工企業與政府間的博弈展開分析。結果...

    • 09月03日

      垂釣隱喻與古代士人文化精神

      垂釣與古代士人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垂釣進入士人書寫傳統后,基于釣者、魚兒和漁父等不同敘事主體的轉換,隱喻表達士人一定程度反客為主、堅持操守和情智兼備的人格魅力與精神追求。通過釣者的隱喻,士憑借太公垂釣開...

    • 09月02日

      突發疫情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協同創新研究

      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如何在創新思維引導下協同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發揮最大合力,應對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挑戰,是當前熱議主題。文章從突發疫情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新特征入手,通過探究協同創新必要性,提出思想政治...

    • 09月02日

      “微時代”大學生媒介話語表達優化研究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智能終端日益普及,以微博、微信為傳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煉為文化傳播特征的“微時代”宣告來臨。相較傳統媒體時代,“微時代”信息傳播呈碎片化特點,傳播速度更快,內容更具沖擊力。大學生...

    • 09月01日

      詹姆遜文化批評理論中的馬克思主義內核

      詹姆遜文化批評理論從發展之初就受到中國學術界關注和推重,通過梳理詹姆遜理論發展轉變及處于其理論核心四個相互關聯的概念:生產方式、總體性原則、辯證性批評和烏托邦思想,探尋馬克思主義在詹姆遜理論中的地位和...

    • 09月01日

      疫情防控期間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探析

      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是破解特殊時期高校思政課線上教學現實困難,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和水平的關鍵。疫情防控期間教育者、學習者、參與積極性和平臺建設等因素影響高校思政課教學實效性,同時在教學組織...

    • 08月31日

      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研究與實踐

      互聯網環境下文化全球化持續發展深化,在此背景下,如何適應復雜國際形勢,探索高校網絡環境文化陣地建設新方法、新手段,掌握網絡文化話語權,增強大學生文化自信,是現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緊迫課題。文章探究...

    • 08月31日

      農民工市民化、土地價值需求對轉出意愿的影響--基于4省9市1371份調查問卷的實證分析

      農民工市民化程度總體水平較低且階層分化明顯。不同市民化程度農民工對農村土地多元化價值具有異質性需求,進而對其土地轉出意愿產生影響。市民化程度越低的農民工,對農村土地生產性與保障性價值需求程度越高;農民...

    • 08月30日

      元明以降中國傳統韻書中蘊含的拼音思想萌芽

      20世紀80年代以來,漢語拼音化運動對漢字適用性開展討論和實踐,曠日持久的爭論促使多種拼音方案誕生。方案中蘊含的拼音思想早在元明清時期編撰的傳統韻書已見萌芽。傳統韻書受蒙古語、滿語等拼音文字啟發,孕育...

    • 08月30日

      關于文論“失語癥”的爭論、懸疑和前瞻

      曹順慶教授提出失語癥是中國當代文藝理論研究最嚴重的問題后,在學界引起強烈反響。“失語癥”是結合中國文論發展歷史與現狀提出的符合中國現當代文論實際情況和發展特征的命題,但命題本身存在懸而未決的問題,如古...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