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印報刊資料:農業經濟導刊 · 2007年第11期 104-111,共8頁

    農地產權制度選擇的歷史和邏輯——論國家與農民二元產權

    作者:慈鴻飛

    摘要:兼顧公平與效率,又能保護生態環境,這是最佳農地產權制度選擇所應實現的目標。世界上農地產權制度一般都經歷了村共有土地制度、領主所有土地制度和個人私有土地制度三個時期,而現代農地制度則經歷了耕者有其田和規模經營兩個階段。美國和法國、英國和德國分別形成了各自的模式。農地制度的形成受制于資源約束,同時,農地所有權與使用權的有效統一或實際上的統一是一種歷史趨勢。歷史經驗和理論論證了私有農地產權的效率,以及適度的私有產權對生態環境具有的較強保護作用。依據中國的國情,中國目前應實行“國家終極所有,農民永久使用”這樣一個二元農地產權制度,一方面,它具有和私有產權一樣的最大限度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和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另一方面,國家具有最終的控制權,這應是一個興利除弊、利國利民的最佳產權制度。

    發文機構: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關鍵詞:農地產權制度歷史與邏輯二元產權

    分類號: S157[農業科學—土壤學][農業科學—農業基礎科學]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