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論文
    • 07月30日

      現階段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困境與突破——以廣東省清遠市為例

      廣東經濟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其經濟發展模式成為各地的參考模式,土地流轉模式也是如此。清遠市作為廣東省北部一座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年輕城市,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方面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文章試圖通過對清...

    • 07月30日

      股指期貨的價格決定

      價格理論是微觀經濟學的核心,在完全市場經濟中,需求和供給是決定市場價格的兩大力量。股指期貨合約是以股票市場上的樣本股票整體價格變動情況作為交易對象的期貨。股指期貨市場獨特的賣空機制,使得如何理解股指期...

    • 07月29日

      耕地保護區域補償機制的應用研究——以黑龍江省和福建省為例

      作為一個人口大國,耕地保護問題是我國土地管理的基本命題。以耕地保護產權不清為特征的基本制度缺陷是耕地保護制度失靈的主要原因。為保護耕地,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需要建立耕地保護區域補償機制。以耕地...

    • 07月29日

      我國耕地小規模經營與發達國家規模經營的對比分析

      當前,我國人多地少的現實矛盾、非農產業的不發達以及農村經濟社會的體制障礙等嚴重阻礙了我國農業的發展。從耕地規模經營的概念出發,在對比分析我國耕地小規模經營與發達國家規模經營狀況的基礎上,從規模與效益的...

    • 07月28日

      論農民網絡話語權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蓬勃發展,農民的話語權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互聯網作為繼報刊、廣播和電視之后的第四大媒體,經過多年的發展已躋身為主流媒體。通過互聯網來反映農民的呼聲和訴求,表達農民的網絡話語...

    • 07月28日

      新農村建設中加強農民道德教育的價值及路徑探析

      在新農村建設中,農民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其道德素質高低直接影響著農村社區的和諧程度和新農村建設的進程。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四個層面分析了新農村建設中加強農民道德教育的現實價值,對加強農民道德教育...

    • 07月27日

      論農民對我國農田水利建設事業的貢獻

      通過對農田水利建設的物質資源的投入、人力資源投入和績效進行分析,認為我國農民對農田水利建設事業的貢獻,主要體現在農民是農田水利建設物質資源、人力資源、時間資源的主要提供者,也是農田水利建設的主要受益者...

    • 07月27日

      農民新生活方式的內涵及其實現途徑

      農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力量,只有農民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發生相應的變化,才有可能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因此,新農村建設的核心是構建一種新生活方式,這種新生活方式應是積極的、和諧的、文明...

    • 07月26日

      陜西城鄉收入差距影響因素分析——基于二元經濟視角的實證分析

      在對研究城鄉收入差距的文獻進行總結和分析的基礎上,在二元經濟框架下,借鑒二元經濟模型,以陜西省1985--2006年的統計數據為依據,運用Eviews3.1多元回歸法,對陜西省的城鄉收入差距的變動軌跡...

    • 07月26日

      基于金融視角的我國農村消費支持體系構建

      發展農村消費市場必須重視金融支持作用。當前,我國農村金融體系不完善,農村消費的金融缺失,表現為金融產品創新不足、政策不健全、金融服務質量不高等。應立足擴大內需,特別要把擴大農村消費需求擺在更加突出的位...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