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美玲,康玲,方世明
摘要:基于實地調研得到的561份問卷資料,運用因子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提取6項管理措施并分析其與5個鄉鎮的關聯關系,據此分析居民感知類型及成因。結果表明:居民整體感知最強的是共同保護措施,最弱的是功能分區措施;6項管理措施的感知強度與5個鄉鎮具有關聯關系,其中對共同保護、民生發展、旅游科普和功能分區措施的感知強度最大;居民感知類型主要分為環保意識增加型、產業經濟獲益型、旅游帶動發展型和分區限制發展型,總體上積極感知大于消極感知。根據社會表征理論和相對剝奪理論,分別從直接經驗、社會互動、媒體影響、自我比較和社會比較5個方面分析居民感知類型的成因。因此,提出完善社區參與機制;提升居民專業素養;開發新的替代產品等建議。
發文機構:湖北文理學院資源環境與旅游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公共管理學院
關鍵詞:神農架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管理機制社區居民感知社會表征理論相對剝奪理論Shennongjia national park system pilot areaadministrative mechanismcommunity perceptionSocial Representation TheoryRelative Deprivation Theory
分類號: S759.91[農業科學—森林經理學][農業科學—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