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穎,溫鐵軍,范水生,羅加鈴
摘要:運用分工理論和多任務委托代理理論分析“森林生態銀行”實現生態轉型、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內在機制。分散的小規模林業經營模式存在5個問題:經營效率問題、交易成本問題、生態轉型問題、流動性約束問題和產業躍遷問題。與小規模林業經營模式相比,“森林生態銀行”具備分工經濟和多重激勵的可能。“森林生態銀行”依托分工經濟破解小規模林農的經營效率問題、交易成本問題,并在內部實行多重激勵,破解生態轉型問題、流動性約束問題、產業躍遷問題,最終實現生態轉型,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因此,提出完善“森林生態銀行”的金融工具屬性、加快生態資本深化、促進投資端項目落地、完善收益分配機制等政策建議。
發文機構: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科技信息研究所 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 福建農林大學經濟學院
關鍵詞:生態銀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規模效應分工經濟資產證券化Forest Eco-Bankecological productsscale effectlabor division effectaverage revenue
分類號: F326.23[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