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998—2017年木質林產品和能源消費的時間序列數據,從林業所包含的經濟屬性和生態屬性視角出發,采用改進的生態足跡模型測度了中國林業生態足跡、生態壓力與生態效率。結果表明:僅考慮經濟屬性的傳統測...
以天保工程實施為背景,采用文獻研究法、定量研究法和定性研究法,分析重點國有林區職工個體特征和林區林業投資環境,探討林區職工林下經濟創業的潛力和支持路徑。結果表明:天保工程實施以來,重點國有林區職工逐步...
采用2010—2018年黑龍江省國有林區林業產業數據,分析實施天保工程二期對國有林區林業產業總體結構與三次產業內部結構變動產生的影響。結果表明:天保工程二期的實施使得黑龍江省的林業產業綜合效益得到提升...
以碳交易價格為研究對象,利用2013年6月至2019年3月中國8個碳試點市場的碳交易價格數據,采用面板協整檢驗方法,從統一整合的視角挖掘國內碳交易價格的共同趨勢特征。結果表明:在5%顯著水平下,2或3...
抓取國內大型旅游網站有關武夷山國家公園游憩利用區有效點評文本945條,從高頻詞分析、社會網絡與語義網絡分析和情感分析3個方面分析游客滿意度的影響因素。結果表明:國家公園游憩利用區游客滿意度影響因素由旅...
選取2013、2015和2017年數據應用三階段DEA模型對中國31個省級行政區森林公園旅游發展協調性進行計算,分析隨機因素和環境因素對協調性的影響及調整前和調整后數據的差異性。結合局部空間自相關分析...
以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上源村林業專業合作社為例,基于制度分析與發展框架(IAD)分析林業專業合作社的形成、治理模式,結合行動情境內部的7個規則變量,探究林業專業合作社內部集體行動形成過程。結果表明:上源...
選取云南省瀘水市三河村為典型案例,通過對150戶林農進行問卷調查以及與當地相關負責部門座談,分析三河村林下產業發展以及扶貧開發的現狀,明確林農在林下產業經營、組織形式開展以及技能培訓實施方面的選擇意愿...
基于雙變量Probit模型從需求和供給兩個角度對浙江省麗水市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試點地區255個林農的貸款可得性、內在聯系及影響因素進行研究。結果表明:60.39%的林農對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
基于1977年至2018年種植面積數據,依據不同品種的生命周期產量分布并結合中國天然橡膠生產實際情況設置相關假設條件,對天然橡膠生產能力進行測算和分析。結果表明:1990年以來,中國天然橡膠生產能力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