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秸稈焚燒這種負外部性行為,首先對秸稈綜合利用和技術創新、政府管理的效果及秸稈焚燒的經濟性方面進行了理論綜述,然后分析了當前"禁燒"政策執行過程中政府、農民和企業面臨的困境,并進一步從成本-收益及...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因失去土地、土地相關權益得不到保障等引發了大量失地農民群體性事件,并且規模和表現形式不斷升級,成為影響農村穩定、制約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因素。引起失地農村群體性事件的原因主要有:...
以甘肅瑪曲縣為例,對牧民參與草原生態補償項目的成本與收益分析的結果表明,現行的草原生態補償機制及相關配套政策的設計并未充分尊重牧民的核心利益,對其承擔的損失和成本并未予以充分考慮,以致產生了激勵不相容...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順利推動農民城鎮化必須厘清農民和農地的關系。學界對農民是否"帶地"城鎮化存在爭議,指出"帶地"城鎮化不利于農民享有均等的農地承包權、不利于農業規模化經營。本文認為這兩方面的風險可以通...
本文基于協整檢驗和向量誤差修正模型(VECM),實證研究了1978年到2013年間我國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民收入增長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我國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民收入增長之間存在著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從長期...
本文系統回顧了我國農業支持政策體系的主要構成部分和基本內容,結合經濟合作組織(OECD)對農業支持政策的定義和測評方法,對我國2003年至2012年農業支持水平和農民收入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旨在探討我...
以廣東省為例,運用數據包絡分析(DEA)測算了1992~2012年林業財政支出效率,并通過Tobit回歸模型分析其影響因素。研究結果表明,廣東林業財政支出效率不高,主要受到規模效率的影響。進一步分析發...
大力發展農業擔保,對于激活農村金融市場,破解農業融資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農業擔保發展也面臨著很多困難和問題,迫切需要構建一個能力更強,帶動更廣的農業擔保體系。本文以四川省為例,在對農業擔保體系發...
本文在描述我國城鄉金融非均衡性發展的基礎上,通過向量自回歸模型對我國城鄉金融非均衡性發展如何影響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行了實證研究,模型將金融非均衡性發展分為金融規模非均衡和金融效率非均衡兩個指標,并以財...
作為一項創新的金融產品,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在實踐過程中面臨來自不同層面的風險,制約了其發展。本文從借款人、環境和金融機構三個層面構建了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信貸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并基于金融機構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