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經濟論文
    • 08月04日

      資源富集型區域縣域經濟科學發展問題探析——以四川盆周山區縣為例

      如何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探尋一條資源富集型區域縣域經濟科學發展道路,對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大理論和實踐價值。本文以四川盆周山區為例,對典型的經濟欠發達的資源富集型區域面臨的發展制約進行了深入...

    • 08月04日

      土地收益權界定的商榷:基于征地補償的一個案例剖析

      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探討土地收益權界定,為完善征地補償制度提供參考依據。本文通過訪談方式對安徽白湖Y村進行調研,研究發現:法律上明確界定土地收益權取決于土地的所用權和使用權,但在調研中發現土地使用權預期...

    • 08月03日

      農村公共物品多元協作供給的機制構建

      農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給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前提,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政府單一供給主體已很難對農民日益多樣化、復雜化的公共物品需求做出有效回應。農村公共物品供給不足與過剩并存、政府錯位與越位、供給...

    • 08月03日

      糧食安全框架下國際農業資源利用的路徑、模式與政策選擇

      在經濟全球化和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的條件下,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需要充分利用國際農業資源以突破現實條件的制約,提高糧食安全的綜合保障能力。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合理利用國際農業資源,有利于實現糧食供求緊平...

    • 08月02日

      資源環境約束下中國農業發展的多目標轉型

      作為一個人均資源相對匱乏的人口大國,農業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更加顯現。以"兩型社會"建設為導向,加快農業發展轉型,構建"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產出"的新型農業發展模式,必須綜合考慮中國現階段農業...

    • 08月02日

      農地流轉與農民土地收入可持續增長探索

      農民收入的可持續增長依賴于要素市場的改革,農地流轉必然會導致農業部門內新型的經營組織形式的出現,農民土地收入的穩定和持續增長與新型的經營組織的組織效率和管理效率密切相關。因此,農民土地流轉后的收益問題...

    • 08月01日

      集體林主體改革及配套改革對農民收入及其結構的影響測度與分析

      基于對9省區、18縣市的1778個樣本農戶的平衡面板數據,本文采用聯立方程計量經濟學模型,將生產要素作為中間變量,測度與分析了集體林主體改革及配套改革對農戶收入的影響。分析結果表明:實施集體林改后,樣...

    • 08月01日

      消費分層:理解農村變遷的一個視角——基于浙北5村的調研

      通過對浙江紹興市5個村莊的住村調研發現,在發達地區工業型村莊,農村消費分層已經出現,且對比城市消費分層,一是農村消費分層與職業分層、經濟收入分層更具有一致性;二是農村消費中同時表現出主動性消費和被動性...

    • 07月31日

      共享資源視域下的農產品供應鏈整合研究

      共享資源既是農產品流通中各經營組織可共享共用的經濟性資源。基于共享資源整合農產品供應鏈具有高收益性及依賴性動因,可按照動機形成、業務溝通、企業合作、資源整合等階段性安排,以及以環帶鏈、以鏈帶環、環鏈并...

    • 07月31日

      成都平原新型糧食生產主體成長的實證分析及對策建議——以四川省新津縣為例

      新型糧食生產主體是實現糧食規模生產的有效載體,是保障糧食生產安全的重要抓手。本文以四川省新津縣新型糧食生產主體成長為實證分析藍本,立足于"市場有效"和"政府有為"的角度,歸納總結出產權制度改革、價格支...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