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展望 · 1997年第5期 27-28,共2頁

    搞好合作基金會整頓建立科學管理機制

    摘要:海林市12個鄉鎮的農村合作基金會都是在1987的成立的。其資金來源主要是原生產隊自有資金折股到戶的農民新老股金和土地征用補償費、國家無償投資等集體資金。由于這部分資金絕大多數被農戶欠款、其他往來欠款和固定資產占用,因此,基金會成立后接收的股金形態基本上是欠款轉貸和固定資產轉貸款。如不把這些欠轉貸款回收上來,基金會就無資可融。在這種嚴峻的情況下,我們組織各鄉鎮基金會工作人員逐村逐戶回收欠轉貸款。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合作基金會的可融資金逐年增移,融資能力不斷增強。現在全市每年可向農村投放生產資金800余萬元,在很在程度上綏解了農村資金供求矛盾。年獲資金占用費收入100多萬元,每年可撮積累資金20余萬元,為會員分配紅利60余萬元,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海林市農村合作基金會管理機制

    分類號: S-9[農業科學]F832.35[經濟管理—金融學]

    來源期刊
    農村展望

    農村展望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