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晶晶
摘要:由于日益增加的財政負擔和低效的管理,我國鄉村水利困境日益凸顯,如灌溉系統老化失修、灌溉面積萎縮、灌溉效益低下和農業生產力下降等。目前,成立以農民為主體的用水戶協會逐漸上升為全面性的政府行為,納入到國家改善農業基礎設施的整體戰略之中。這種源于國外的經驗在中國的實踐會面臨什么樣的實際問題,能否通過建構村民之間的合作情境有效改善鄉村水利的治理績效?本文從鄉村水利合作建構的三種制度途徑(科層建構、交易建構和社會建構)出發,以福建省清流縣靈地鎮吉龍村農民用水協會為個案,分析鄉村水利合作出現困境的深層障礙及其根源,探討用水戶協會面臨的科層化、缺乏激勵與組織失效等問題的解決思路。
發文機構:廈門大學經濟學院
關鍵詞:鄉村水利用水戶協會合作困境組織失效制度分析
分類號: F323.2[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