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經濟問題論文
    • 06月02日

      美國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政策及啟示

      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是2012年美國農業法草案制定中的重要議題。美國將更加明確地通過能力提升、參與農業農村發展及補貼和信貸政策培養新型職業農民,鞏固和擴大美國農業的優勢地位。我國為了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可借...

    • 06月02日

      國外養老金改革經驗及對中國新農保的啟示

      國外養老保險制度在建制理念、制度結構、籌資模式、基金的籌資管理和運營以及增收節支等方面都積累了很多經驗,這些經驗對解決我國新農保制度的保障水平低、結構不完善、保值增值困難、經辦和服務能力差等問題提供了...

    • 06月01日

      農民工市民化成本效益分析

      本文通過農民工市民化"成本"特征分析和相關研究成果的理性解讀,引入農民工市民化"效益"要素,以調查統計數據為依據,對勞動力供需矛盾發展趨勢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需求進行分析認為,"成本"不應成為農民工市...

    • 06月01日

      農民職業化的國際經驗與啟示

      職業農民是現代農業建設的主體,農民職業化是農業勞動主體由傳統農民向職業農民轉變的過程,一方面通過勞動力轉移、新型主體培育、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等為農民職業化創造環境和條件,另一方面通過農民準入及農民培訓...

    • 05月31日

      林權抵押貸款:銀行惜貸現狀與證券化模式研究

      林權抵押貸款存在普遍的"銀行惜貸"現象,而資產證券化則是一種可借鑒的解決思路。鑒于林業資產與房地產資產之間的共性,可以借鑒我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模式,研究林權抵押貸款證券化的可行方案。...

    • 05月31日

      劉易斯拐點還是沃爾夫森極化——收入分布趨勢研究

      本文借助劉易斯拐點、沃爾夫森極化、ER指數、基尼系數等理論對收入分布變化及趨勢進行評估,結果顯示,我國開始進入劉易斯拐點,但其改善收入分配的能力有限;收入分配仍在惡化,屬沃爾夫森極化且速度很快,在其他...

    • 05月30日

      我國糧食對外貿易政策變遷與糧食進出口貿易的發展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一直奉行糧食自給政策。我國糧食的進口與出口主要取決于國內供需平衡的需要,糧食進出口貿易限制在較低的水平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糧食貿易政策受到國際貿易規則的制約,糧食貿易...

    • 05月30日

      WTO關于糧食出口限制措施的約束機制:局限和發展

      在世界糧食價格上漲的背景下,糧食主產國采取糧食出口限制措施,給各國糧食安全及世界糧食貿易機制帶來挑戰。本文分析了WTO關于約束糧食主產國出口限制措施的規定,指出由于相關規定出臺的時代背景和立法初衷不可...

    • 05月29日

      電子農情監測物聯網:農業的重要增產力

      電子農情監測物聯網是農業發展極為重要的增產力。電子農情監測技術是實施農業決策和應用現代農業技術的前提和基礎。把電子農情監測技術與各類現代農業技術有機結合、同步推廣應用,將明顯增強現代農業技術應用的針對...

    • 05月29日

      碳稅與能源補貼對我國農村能源消費的影響分析

      西方國家的實踐表明碳稅已成為控制碳排放的有效經濟手段之一。本文通過對我國近十幾年的農村能源消費與經濟發展的分析發現,碳稅的開征會使得能源類產品價格上升,導致農村居民經營性收入和工資性收入下降,即使給予...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