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的農村金融信用擔保體系對于破解農戶“貸款難”與金融機構“難貸款”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圍繞農村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問題,從農村金融供給二元結構出發,基于信用擔保制度的正式與非正式研究視角,在厘清...
本文以山東省17個地市660個養豬場(戶)的調查數據為依據,通過方差分析法從經營特征視角對養豬場(戶)市場風險預控能力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表明,養豬規模、養豬年限和仔豬來源渠道3個變量對養豬場(戶)市...
本文以遼寧省14個市385個農戶為樣本,對農戶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融資需求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系統分析。研究發現,受教育程度、土地面積、家庭年收入、貸款利率和對政策的認知與農戶農地經營權抵押融資需求意愿顯...
2004年以來,國家先后出臺糧食最低價收購政策和臨時收儲政策,并于2011年實施了棉花臨時收儲制度,農發行及時足額供應收購資金,促進了托市收購政策有效落實。托市收購在保護農民利益、促進國家糧食安全、維...
農村集體耕地承包經營權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村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根據吉林省的實際,闡述了積極穩步推進農村集體耕地承包經營權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的重大意義和...
本文運用有序多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法對不同兼業程度農戶的土地流轉意愿及其影響因素予以實證分析。結果表明,不同兼業程度農戶土地流轉意愿存在顯著差異,純農戶流入彥愿和二兼農戶流出意愿相對較強;戶主...
本文結合平時調研所掌握的情況,利用經濟學原理,對在理論上如何確定農戶糧食生產適度規模的范圍、在工作實踐中如何因地制宜地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在宏觀政策層面如何引導規模經營健康有序發展等問題進行了...
本文以鉆石模型為基礎,從生產要素集聚視角分析臺灣地區農業經營主體形成機理,認為必須通過各種政策制度變遷,使土地、資本和勞動實體要素、農業科技滲透性要素和管理信息組合型要素空間集聚于專業農戶。為此需要創...
區際產業轉移是要素在空間層面的轉移和重新聚集的過程。由于一國之內勞動力市場不能有效分割,欠發達地區無法保持大量低成本勞動力的資源優勢。本文基于勞動力流出大省安徽省的統計年鑒和農戶調查數據,分析了承接產...
本文本文運用江西省贛州市和宜春市工業園區的16家企業的390名務工人員調研數據,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實證分析了產業轉型背景下農民工就業流動的影響因素,研究表明,累計外出打工時間越長農民工越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