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慧麗,付文閣
摘要:羊生產者質量控制認知與行為選擇對其質量安全保障具有關鍵性作用。基于認知行為理論,利用實地調查數據,從投入品質量控制、養殖過程質量控制、養殖環境質量控制和合作協調質量控制4個維度分析我國肉羊養殖戶質量控制認知及行為選擇,深入探究肉羊養殖戶質量控制的短板及其原因。結果表明,受訪者對肉羊質量重要性有較好認識,并有較好的獸藥使用后休藥期執行行為、定期防疫行為和養殖福利改善行為,但對具體投入品使用標準認知、養殖過程中相關標準認知、養殖環境與福利標準認知、合作協調質量控制認知均顯不足,從而制約其投入品的安全穩定渠道采購行為、人員消毒行為、病死羊及廢棄物處理行為、設施配置行為、耳標佩戴與信息記錄行為、羊舍環境維護行為和合作選擇行為等的規范實施。低水平認知一定程度上限制行為的改善,理論知識學習不足、專業技術應用不足、標準不夠統一和產業鏈發展薄弱是目前造成質量控制短板的主要原因。因此,需進一步拓寬認知渠道,提高養殖戶的質量控制認知水平;鼓勵當地相關部門或產業組織需開展多類型、多班制及多主體的技術培訓以規范質量控制相關行為;并進一步引導相關產業組織的完善,充分激發產業組織的內生銜接動力。
發文機構: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關鍵詞:肉羊養殖戶養殖投入養殖過程養殖環境合作協調質量控制認知與行為質量安全sheep farmersbreeding inputbreeding processbreeding environment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quality controlcognitions and behaviorsquality safety
分類號: F326.3[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