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現代化研究 · 2020年第6期919-927,共9頁

    優化鄉村振興路徑思考--基于中西方國家鄉村發展評價

    作者:常烴,武圣欽

    摘要:中西方在鄉村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既有共通之處,也存在諸多差異。因此,應審慎對待西方經驗,走符合中國國情農情的鄉村發展道路。鑒于此,本文采用文獻綜述法,回顧了1940年代至今西方國家鄉村發展的歷史脈絡,梳理了其鄉村發展理念、機制與行為主體等方面的演進脈絡,探討我國鄉村振興的發展路徑。研究表明,西方鄉村發展理念早期經歷了生產主義和后生產主義階段,鄉村發展機制從自上而下的外生式發展逐漸演變為自下而上的內生式發展,隨著經濟發展理念從凱恩斯主義轉向新自由主義,最終指向網絡式發展模式下的多功能主義。但仍存在農業弱國糧食安全受威脅、鄉村行動者網絡不完整和城鄉區域發展差異等若干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鄉村的發展脈絡可劃分為發展起步期、制度改革期、深化改革期、體制轉型期和快速發展期五個階段,鄉村面貌煥然一新。但與西方鄉村發展理念比較,我國鄉村振興仍處于起步階段,存在土地非農非糧化、青壯年勞動力流失和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因此,結合國外經驗和我國實際,優化我國鄉村振興路徑,提出要正確協調糧食安全與發展政策關系、處理好小農經濟與農業現代化的關系、構建社會網絡提升鄉村發展內生與外生動力、重視因地制宜的差異化發展模式等一系列政策建議。

    發文機構:天津社會科學院資源環境與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大學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關鍵詞:鄉村振興鄉村發展中西方比較多功能主義糧食安全農業現代化小農經濟rural revitalizationrural development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multifunctionalityfood security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small rural family economy

    分類號: F320.1[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