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曙東,李幸子
摘要:本文利用1998—2017年中國10個花生主產省(市)的面板數據,考察了初級生產要素價格上漲對我國花生生產要素投入結構的影響,進一步測算了要素之間的影子替代彈性,并分析了替代彈性的地區差異。本文對誘致性技術變遷理論進行了驗證和拓展,研究發現:1)初級生產要素價格上漲和要素相對價格的提高對機械、化肥這兩種要素投入均有顯著的正向推動作用。化肥可以成為勞動的替代要素,土地要素與農業機械要素之間呈現伴隨關系。2)勞動力與機械、勞動力與化肥、土地與化肥之間均存在明顯的替代關系,土地與機械之間存在明顯的互補關系。受地形條件的約束,勞動力與機械的替代彈性存在地區差異。因此,建議通過代耕代種、土地托管等多種形式的專業化服務促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將農機農藝融合較為成熟的技術模式,作為農業農村部主推技術在花生主產區逐步推廣,積極推廣緩控釋肥等新型肥料和分層施肥等新型節肥技術。
發文機構: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關鍵詞:要素價格上漲花生生產超越對數成本函數要素投入結構替代彈性input price increasepeanut productionthe Translog Cost Functionthe input structuresubstitution elasticity
分類號: F323.7[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