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如良,劉子玉,陳江華
摘要:隨著農戶兼業化發展,務農勞動力流失效應日趨嚴重,農機社會化服務急需加強。但我國戶均承包的小規模經營方式以及土地肥瘦搭配的細碎化問題又阻滯農機社會化服務的發展,其間矛盾亟待解決。基于理性小農理論,利用江西省水稻種植戶的微觀調查數據,采用二元Probit模型,分析農戶兼業化與土地細碎化對農機社會化服務的影響,探討其作用機制,并通過工具變量法解決農戶兼業化與農機社會化服務采用之間的內生性問題。結果表明:農機社會化服務已成為大多數農戶的選擇,82.41%的農戶在其農業生產任一環節使用了農機社會化服務,農戶在收割和整地兩大生產環節的農機社會化服務采用比例分別為84.01%和59.53%。矯正內生性后,農戶兼業化對農機社會化服務的采用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土地細碎化負向調節農戶兼業化對農機社會化服務采用的積極影響。同時,農機社會化服務滿意度、戶主年齡、受教育情況、健康狀況、家里到縣城距離對農戶采用農機社會化服務有顯著的影響。據此,提出應抓住高標準農田建設機遇,降低土地細碎化程度;加強農機社會化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障農機社會化服務供需協調;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
發文機構:江西農業大學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經濟管理學院
關鍵詞:農機社會化服務農戶兼業化土地細碎化作用機制IV-Probit模型工具變量法socialized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ervicespart-time farmingland fragmentationworking mechanismIV-Probit modelinstrumental variable method
分類號: F323[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