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現代化研究 · 2019年第6期917-926,共10頁

    牧民收入不平等問題研究--以內蒙古為例

    作者:周杰,高芬,喬光華

    摘要:隨著市場化改革和國家對生態環境重視程度的不斷加深,牧民收入結構及其不平等情況發生顯著變化。為此,以內蒙古為例,利用定點追蹤調查數據,運用基尼系數和泰爾指數,分析牧民收入分配狀況,探討市場化因素和政府生態環境政策對牧民收入不平等的影響。結果表明,牧民人均純收入的基尼系數與國內居民的差距不大,整體在0.4~0.5之間波動,最高值為0.47,最低值為0.41。畜牧業收入仍是收入不平等的主要貢獻因素,但影響程度在逐漸下降,非牧業收入與轉移性收入對收入不平等的貢獻在快速增加,其中畜牧業收入和非牧業收入起著拉大差距作用,轉移性收入發揮著縮小差距作用。此外,工資性收入對非牧業收入不平等貢獻最大,并呈增加的趨勢;草原生態補獎收入對轉移性收入不平等程度的貢獻最大,有助于縮小差距。牧民收入的區域差異主要貢獻來自于區域內差距,表明各盟市內部的收入不平等更為明顯。因此,未來應進一步擴大牧民非牧業就業途徑,在增加收入的過程中降低收入不平等;與此同時,草原生態補獎政策的持續實施和結構調整也需不斷加強。

    發文機構:內蒙古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內蒙古畜牧業經濟研究基地

    關鍵詞:牧民收入不平等非牧業收入草原生態補助獎勵政策基尼系數泰爾指數herdsmenincome inequalitynon-livestock incomegrass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policythe Gini coefficientthe Theil index

    分類號: F014.4[經濟管理—政治經濟學]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