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攀,梁流濤,劉琳軻,李亞婷
摘要:基于虛擬耕地視角構建了縣際耕地生態補償分析框架,以縣區為基本核算單元,選擇河南省為研究對象,開展支付/受償區域劃分與補償標準測算的研究,并提出了構建跨區域耕地生態補償的政策建議。研究結果表明:1)河南省虛擬耕地凈流出的縣區主要分布在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農業生產條件優越的區域,凈流入的縣區主要分布在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區域。2)根據虛擬耕地流動格局,對耕地生態補償支付/受償區域進行劃分,耕地生態補償受償區主要集中在河南省東部和南部平原地帶,支付區主要集中在河南省中部地區、西部丘陵山區以及地級城市主城區所在地。3)各縣區間支付額度差異較大,鄭州市轄八區、洛陽市轄六區、平頂山市轄四區的支付額度較大,總支付額度所占比例超過50%;永城市、息縣、唐河縣、太康縣、滑縣、鄲城縣、正陽縣、商水縣、西平縣、固始縣等縣區的受償額度較高,總受償額度所占比例超過了60%。
發文機構:河南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 河南大學黃河中下游數字地理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
關鍵詞:虛擬耕地耕地生態補償補償標準區域劃分河南省virtual farmlandecological compensation of farmlandcompensation standardregional divisionHenan Province
分類號: F301.24[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