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現代化研究 · 2019年第4期574-582,共9頁

    耕地集約利用的空間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以甘肅省東部四市為例

    作者:劉永康,劉學錄,張一達,任君,王全喜,李曉丹

    摘要:為了準確把握耕地集約利用水平和空間差異特征以及不同區域間的影響因素,本文采用多因素綜合評價、K-mean聚類法和空間計量模型對甘肅省東部四市的耕地集約利用度的變化情況及空間水平分布規律進行了研究,并對影響耕地集約利用水平的內部因素進行探索。結果表明:1)2016年研究區耕地集約利用度整體處于較粗放利用水平(均值0.377 2),區域差異比較明顯,其中Ⅲ、Ⅳ級位于研究區東北部和西南部,Ⅰ、Ⅱ級位于研究區中部,整體呈"啞鈴"狀結構;2)全局莫蘭指數為0.142 2,表明研究區各縣(區)耕地集約利用度存在顯著為正的全局自相關,呈現空間集聚特征,LISA聚集圖空間特征與集約度等級圖基本吻合;3)勞動力指數、地均機械總動力和部分區域農業科技發展率、有效灌溉率與耕地利用集約度成正相關關系,由于空間的輻射性和依賴性,各回歸系數值分布具有明顯的"片"或"帶"狀區域特征。

    發文機構:甘肅農業大學管理學院 甘肅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青海大學研究生院

    關鍵詞:耕地集約利用熵值法時空分異GWR模型甘肅省東部farmland intensive useentropy methodspatial-temporal differenceGWR modelEastern Gansu Province

    分類號: F323.21[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