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依潔,豐雷
摘要:個體化確權是發展中國家土地確權的主導方式,近年來則逐漸形成從個體化確權向多樣化確權轉變的趨勢.本文對個體化確權和多樣化確權進行比較分析,提煉總結多樣化確權的典型模式,探討如何選擇最適合的確權制度問題.研究表明,個體化確權具有強制性、系統性、確定性等優勢,賦予個人完全的剩余索取權,有效規避公地悲劇;同時具有耗時長、成本高、見效慢等劣勢,易忽視弱勢群體利益,無法適應復雜的社會經濟現實。多樣化確權彌合了地方與國家、傳統習俗與正式規則之間的差距和鴻溝,是一種保留傳統地權和個體化確權兩種路徑之外的“第三條道路”「可以根據土地共有產權強度和國家分權程度的高低,將多樣化確權劃分為國家主導集體確權、地方主導個體確權、集體土地管理地方自治、基層社區治理和公社產權登記等5種典型模式,不同模式契合了不同國家和地區私有、集體、公共等多種農地產權安排的異質性訴求,在確權實施的統一性、有效性、靈活性、適應性等方面各具優勢因此,根據多樣化確權的經驗做法,結合理論探討和中國實踐,建議事前評估當地條件以輔助確權決策;提高地方政府、基層社區的自主權和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可度;并鼓勵多元確權模式的創新和改革實踐規律的總結。
發文機構: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關鍵詞:產權正規化個體化確權多樣化確權共有產權強度集權與分權property rights formalizationindividualized land title registrationdiversified land title registrationcommunal property right intensitycentr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分類號: F320.2[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