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宏偉,穆月英
摘要:我國農業經營的基本格局是一家一戶分散經營,近年來在地域生產集中度高的地區,農業專業化服務組織不斷發展。基于專業化分工理論,利用環渤海設施蔬菜主產區的調研數據,運用內生轉換模型,分析農業生產性服務對設施蔬菜種植戶收入的影響,探討其增收效應。結果表明,農業生產性服務的總體使用比例不高,其中農戶使用勞務服務、農機服務和技術服務分別僅有53.79%、39.90%和37.12%。受教育程度越高、種植規模越大、服務信息渠道數量越多將會提升農戶使用生產性服務的概率,年齡越大、風險厭惡、家庭勞動力數量越多則有抑制作用;種植規模越大、有本地蔬菜品牌的農戶,使用勞務、農機或技術服務的增收效果越好,受教育程度越高對使用技術服務農戶增收效應越明顯,年齡越大不利于勞務服務使用農戶的收入提高。研究表明,農戶使用農機服務帶來的收入提升效果最好,其次是技術服務和勞務服務。因此,提出完善農業生產性服務供給體系、拓展農戶生產性服務信息獲取渠道和做大做強本地農產品品牌等政策建議。
發文機構: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關鍵詞:農業生產性服務增收效應蔬菜專業村村級專業化服務組織內生轉換模型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ervicesincome growth effectsspecialized vegetable villagevillage-level specialized service organizationsthe endogenous switching model
分類號: F323.8[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