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慶敏,陳利根,龍開勝
摘要:被征地農戶的生計問題關系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大局,探討征地對農戶收入變化的影響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基于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國家統計局及國內外相關高校和研究機構共同完成的2013年中國家庭收入調查數據(CHIP),利用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分別從征地時間和地區差異兩個維度實證分析了征地政策對農戶收入的凈效應。結果表明,在未考慮樣本征地時間與地區差異的情況下,征地可以顯著增加農戶收入水平,且被征地農戶家庭總收入均值明顯提高3 151元,但簡單均值對比分析明顯高估了征地對農戶增收影響效應。從樣本的征地時間差異可知,征地對于農戶收入的影響效應隨時間推移呈現"先降后升"的趨勢,征地時間周期越長農戶增收效應越明顯,家庭總收入的凈效應從2 632元逐漸提高到5 257元。從樣本的地區差異可知,土地征收對于農戶收入效應呈現出明顯的區域差異性,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地區征地對農戶收入水平的變化呈現差異性,而東部地區征地對農民的增收效應最為明顯,而中西部地區征地并不能明顯帶來農戶收入的增加。為切實提高中西部地區被征地農戶收入水平,需要繼續進一步完善農地的"三權分置"制度,鼓勵閑置土地進行流轉,結合農戶特征與意愿提供多種形式的就業技能培訓,適度提高中西部地區征地補償標準,采取多元化的補償安置模式。
發文機構: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關鍵詞:土地征收生計資本農戶收入影響效應PSM模型land expropriationlivelihood capitalfarmers, incomeinfluence effectsPSM model
分類號: F301[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