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柳,孫戰利,張社梅
摘要:供給側改革推進背景下,研究特色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和轉型發展問題對于整體上提升農業的供給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以蜂產業為例,基于供給側表征與影響因素互動這樣一個內在邏輯,構建我國蜂產業供給側改革的分析框架,結合連續7年蜂農固定觀察點數據,從產量動態、產業結構、生產效率和生產效益4個方面分析我國蜂產業現狀,探討蜂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結果表明,總量上,蜂蜜產量增長速度遠高于蜂群數量增長,說明單群生產能力在提高;產業結構上,中蜂數量及中蜂蜜占比近年來提高較快,產品結構仍以蜂蜜、蜂王漿等原料型產品為主,消費結構上以內銷為主,出口逐年擴大;效益和效率指標顯示除了單群生產率提高外,資金生產率變化微弱,勞動生產率甚至出現下降,養蜂凈利潤在波動中略有上升;產業發展中的要素供給失衡、生產經營分散、市場需求提升、政策支持不足4大約束明顯。因此,提出我國蜂產業的轉型升級需要從提升產品質量,形成產業集群;吸引年輕人才,提高從業人員水平;加強利益聯結,創新經營機制;結合市場需求,培育新產業新業態4個維度推進。
發文機構:四川農業大學管理學院 德國轉型經濟農業發展研究所 四川省農村發展研究中心
關鍵詞:蜂產業特色農業產業升級新產業新業態供給側bee industry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industrial upgradingnew industry and new formatsupply-side reform
分類號: F323[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