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現代化研究 · 2019年第1期1-9,共9頁

    基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農地流轉有序性分析

    作者:匡遠配,肖葉

    摘要:農地穩定有序流轉有利于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本文通過分析現有農地流轉存在的無序表征,提煉出農地流轉有序性特征,鑒于此選取相應的評價指標,構造出農地流轉的變動幅度指數、生產率指數、規模結構指數和法制化指數,運用AHP法確定綜合有序性指數,測算了2009-2016年各省份及東中西部地區相關指數,分析了其時序演進與空間分布特征。結果表明: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流轉效益和法制化程度較高,適度規模化水平較低;中部地區農地流轉較快、流轉結構較合理,近年來流轉規范性雖有提高但仍比較低,生產效益也較低;西部地區農地流轉的推進力度及效益較低,流轉結構向合理性轉變,法制化水平較高;三大地區的區域差異在不斷縮小,空間分布特征受到地區自然資源和經濟的影響;東部的農地流轉綜合有序性整體上較高但近年來有下降趨勢,中部地區逐漸提升,西部有序性不高但在逐漸轉好。因此,為推進農地有序流轉,提出因地制宜穩步推進農地流轉、促進農業生產效益的提高、協同推進農地適度規模化與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構建、建立農地流轉糾紛援助服務機構等建議。

    發文機構:湖南農業大學經濟學院

    關鍵詞:農地流轉農地流轉有序性農地流轉有效性適度規模經營規范化評價體系transfer of agricultural landorderly of agricultural land circulationefficiency of farmland transfermoderate scale operationnormalizationevaluation system

    分類號: F321.1[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