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現代化研究 · 2019年第1期26-35,共10頁

    佛山市“三生”用地演變及其驅動因素分析

    作者:華吉慶,葉長盛,王飛,韓然

    摘要:本文以佛山市為例,利用1990、2000和2016年3期遙感解譯數據,建立了基于主導功能的"三生"用地分類體系,借助基尼系數、ESDA、景觀格局指數、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揭示了經濟快速發展地區"三生"用地的演變特征與驅動因素。結果表明:1)1990-2016年,佛山市"三生"用地發生變化面積為1 426.53km^2,占土地總面積的37.56%,生活用地持續增加,生產用地顯著減少,生態用地保持穩定;2)佛山市生產用地的鎮域分布最為均勻,生活用地、生態用地分布差異較大;1990-2016年,生產用地增加、生活用地減少、生態用地增加與減少的全局Moran’s I指數分別為0.212 1、0.144 0、0.401 5和0.260 3,空間分布正相關性顯著,呈現出相鄰鎮街的集中分布,而生產用地減少、生活用地增加的鎮域集聚效果不明顯;3)1990-2016年,佛山市"三生"用地景觀分離度指數、香農多樣性和香農均勻度指數分別由3.384 9、0.860 3和0.783 1增至8.259 5、1.083 4和0.986 1,景觀異質性增強,空間結構趨于復雜;4)坡度、高程和土壤條件對佛山市生產、生活用地的演變和分布限制性作用較強,對生態用地影響較弱;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居民生活、人口和交通運輸是導致佛山市"三生"用地演變的主要社會經濟因素。

    發文機構:東華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關鍵詞:“三生”用地演變特征景觀格局驅動因素佛山市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land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landscape patterndriving factorsFoshan City

    分類號: P301.24[天文地球—地球物理學]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