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鄧正苗,謝永宏,陳心勝,李峰,鄒業愛,侯志勇,李旭,曾靜,李波
摘要:洞庭湖流域包含眾多河流、沼澤、湖泊以及人工濕地生態系統,在涵養水源、調蓄洪水、生物多樣性保育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生態服務價值。然而,由于長期以來的人為干擾,洞庭湖流域濕地退化嚴重,針對洞庭湖流域不同類型濕地開展生態修復已成為當前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的重大需求。本文從洞庭湖流域的濕地概況、退化現狀和原因出發,總結了洞庭湖流域濕地生態修復的關鍵技術,包括水環境修復技術、水文修復技術、生境修復技術、生物修復技術和土壤修復技術;提出了洞庭湖流域濕地生態修復的一般修復模式,即環境評價——目標制定——規劃編制——修復實施——管理維護——反饋調節,最終形成持續穩定、健康的濕地生態系統。最后,通過洞庭湖流域四種典型濕地類型(湖泊濕地、河流濕地、沼澤濕地和人工濕地)的生態修復案例分析,提出了對應的生態修復模式。未來應從不同類型濕地的退化過程及機理、流域尺度下的濕地生態修復、小微濕地建設、生態修復后的生態監測與適應性管理等方面加強研究。
發文機構: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亞熱帶農業生態過程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洞庭湖濕地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
關鍵詞:濕地生態修復修復模式濕地管理洞庭湖流域wetlandsecological restorationrestoration modelswetland managementDongting Lake basin
分類號: X-1[環境科學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