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韓磊,謝雙玉,王宏志
摘要:自中國進入經濟新常態以來,地理標志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時期,其利用對于我國農業供給側改革具有重要意義。運用地理集中指數、核密度估計法、最鄰近指數等空間和統計分析方法,分析了湖北省不同部門、不同類型地理標志產品的空間分布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結果表明:湖北省地市州(林區)地理標志數量的分布較均勻,但不同部門、不同類型地理標志的表現有所不同,質檢地理標志以及中藥材、水果與堅果、茶產品、禽畜制成品、水產品類地理標志的分布相對集中;不同類型工商地理標志點呈現不同的空間分布模式:茶產品、豆制品與加工食品類地理標志點分散分布,具有雙熱點區域;蔬菜與菌類、水產品、畜禽制成品類地理標志點集聚分布,具有單熱點區域;水果與堅果、中藥材和糧食作物類地理標志點也呈集聚分布,但具有多個熱點區域;區域的常住人口和農業經濟發展水平是影響該區域地理標志數量的主要社會經濟因素,地形、水文和生物多樣性等自然因素以及人口和整體經濟發展水平控制著不同類型地理標志的空間分布特征和區域差異。研究表明,湖北省各類地理標志產品對當地經濟的貢獻相當有限。因此,湖北省應加強地理標志的利用,發揮地理標志的品牌效應,幫助農民創收增收,促進區域農業經濟發展,同時,還應因地制宜地有意識、有計劃地培育地理標志。
發文機構:華中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地理過程分析與模擬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地理標志產品空間分布熱點區域區域差異影響因素geographical indicationsspatial distributionhot spotsregional differenceinfluencing factors
分類號: F326[經濟管理—產業經濟]K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