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淋議,劉琦,錢文榮
摘要:農村生活垃圾的有效治理是生態宜居的關鍵,研判當前農戶生活垃圾治理的支付意愿具有現實必然性。基于山東、安徽和重慶3省的農戶調研數據,嘗試構建包含經濟因素與非經濟因素的分析框架,利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分析農戶生活垃圾治理支付意愿的區域差異和影響因素,探討提高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的有效舉措。結果表明:59.07%的樣本農戶的生活垃圾治理支付愿意為10-20元/(人·a),農戶生活垃圾治理支付意愿水平總體較低且存在區域差異,經濟最不發達區域的農戶傾向于支付10元/(人·a)以下的垃圾治理費用,占比達50.41%。家庭收支水平和農戶環保認知均正向顯著影響農戶的支付意愿,且環保認知與文化程度存在交互效應,早期兒童環保教育具有基礎性作用;女性相較于男性,支付意愿更高;固定垃圾點的供給對于農戶支付意愿的提高具有顯著的“抑制”效果。基于此,政府應當因地制宜和因地施策,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加強兒童早期環保教育,提高女性公共事務的參與積極性,進而提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績效,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發文機構: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 Applied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關鍵詞:生活垃圾垃圾治理收支水平環保認知支付意愿多元有序Probithousehold wastewaste managementrevenue and expenditure levelenvironmental awarenesswillingness to paythe multivariate ordered Probit model
分類號: F323.22[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