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蘭勇,熊彬雁,易朝輝
摘要:家庭農場土地經營權流轉是內部動力和外部動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基于農民分化與家庭農場成長過程中農地關系的演變,分析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內部動力的形成及作用機制,探討現實中動力機制存在的缺陷及其對農地流轉發生和家庭農場發展的危害。結果表明,農戶土地供給動力和家庭農場土地需求動力的同時存在是流轉交易發生的重要基礎。農地流轉交易的發生還需具備兩個條件:一是供需動力要有足夠的強度,二是交易成本一定要足夠的低。外部動力來源于中央政府的制度創新、地方政府的機制創新和村集體的實踐創新等,是強化內部供需動力和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手段,是促進農地順利流轉和家庭農場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外部動力必須具備足夠強度和遵循市場規律,才能有效增強內部動力,科學推動土地經營權流轉。調研發現,外部動力不足、過度和失當的情況在現實中同時存在。它們分別通過影響內部動力從而導致家庭農場發展總體偏慢、部分地區出現大躍進、部分地區出現結構性失衡。因此,政府應通過科學構建外部動力來合理調節內部動力,確保土地流轉動力機制的充分平衡運行。一是要從消除流轉農戶后顧之憂和引導家庭農場健康發展兩個方面強化供需動力,破解整體動力不足問題;二是要應尊重市場規律,正確定位角色,避免過度推動土地流轉;三是要將重點放在夯實基礎和科學補貼上,防止動力失當帶來家庭農場發展結構性失衡問題。
發文機構:湖南農業大學商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
關鍵詞:家庭農場土地經營權流轉動力機制交易成本供需動力family farmsland management rightfarmland circulationdynamic mechanismtransaction costdriving forces of supply and demand
分類號: F321.1[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