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晶晶,吳希
摘要:基于社會—生態耦合分析視角,將鄉村旅游目的地視為局域性的社會—生態系統,“旅游活動”視為對系統的擾動,“參與旅游”視為農戶生存理性下的適應性生計策略;借鑒可持續生計框架對福建省5個案例村鄉村旅游發展歷程進行了梳理,綜合運用主客觀權重法對農戶生計資本和生計脆弱性進行評價與分類對比分析,探究農戶生計資本和生計脆弱性的影響因素。結果表明:鄉村旅游在改善農戶生計資本的同時也對當地社會—生態系統形成全面擾動和沖擊,農戶生計脆弱度整體處于中高水平。不同案例村、不同生計策略類型的農戶生計情況表現出較大差異。除了生計策略,農戶生計資本還受到旅游公司合作、村干部能力和農戶互助交流的顯著正向影響。社會子系統遭受的不利擾動是農戶“降低脆弱性”的最大障礙,社會資本和認知資本本身的高度不穩定性是驅動生計脆弱度上升的關鍵因素。因此,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應確保農戶土地增值收益,引導農戶自組織建設,以制度供給保證農戶對社區公共事務的主導權,改善自然資本和物質資本,建立更高覆蓋面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農戶抵御生計風險的能力,降低生計脆弱性。
發文機構:廈門大學經濟學院
關鍵詞:鄉村旅游農戶生計社會—生態系統生計脆弱性生計資本生計策略可持續生計rural tourismfarmers' livelihoodsocial-ecological systemlivelihood vulnerabilitylivelihood capitallivelihood strategiessustainable livelihoods
分類號: F328[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