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建軍,譚瑩,胡洪濤
摘要:隨著畜牧業禁限養環保政策的逐步實施,環境規制成為制約中國生豬養殖的首要問題。基于波特假說的相關理論,利用2004—2015年中國省級生豬養殖面板數據,分析環境規制對生豬產業生產布局的影響,探討其空間轉移的作用機制。結果表明,生豬養殖業與環境規制強度在地域上都存在很強的空間關聯性,在空間分布上呈現層次狀聚集現象;生豬出欄、存欄和養殖場密度與環境規制強度之間均存在顯著的倒N型非線性關系,在環境制約下,生豬養殖呈現先下降,越過第一拐點后上升,到達第二拐點后再下降的發展趨勢;上海、江蘇、廣東等8個省市已經越過倒N型曲線上第二拐點,生豬養殖處于向外轉出階段,河北,湖北、湖南等10個省市即將在短時間內到達第二拐點,生豬產業發展處于飽和緩慢增長階段,貴州、廣西等6個中西部省份生豬養殖處于快速增長階段。黑龍江、內蒙古等地區現有生豬養殖水平較低,但未來養殖潛力巨大。環境規制的差異使得生豬產業從東南向西部和東北地區轉移,在空間布局存在著"南豬北移,東豬西進"的轉移趨勢。因此,提出各地區應實行差異化的環境規制水平及監管政策,加強環保投入實現規模化經營以應對環境監管的沖擊,密切關注生豬供給狀況防止豬肉價格大漲等建議。
發文機構: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關鍵詞:環境規制生豬養殖空間布局產業轉移空間計量模型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hog breedingspatial distributionindustry movementspatial econometric model
分類號: F326.3[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