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現代化研究 · 2018年第2期211-218,共8頁

    糧食經營是否進入穩定發展階段?——基于江蘇省水稻生產效率的測算

    作者:劉余,王越,周應恒

    摘要:為應對農產品國際競爭力水平下降,中央政府鼓勵農業規模化經營并取得迅速發展。伴隨規模化經營主體成長至今,關于什么是適度規模?是否達到適度規模?的爭論越來越多。以江蘇省水稻種植業為例,基于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中的微觀調查數據,利用全局DEA方法對江蘇省不同規模水稻種植戶的效率水平以及所處發展階段進行研究。結果表明,種植戶綜合技術效率和純技術效率水平總體上呈上升趨勢,2016年江蘇稻農純技術效率水平為0.87;農戶平均純技術效率水平隨規模擴張先上升后下降,在最優適度規模區間(3.224.83hm。)內,江蘇稻農平均純技術效率水平為0.891,達到最高。同時,江蘇稻農純技術效率水平分布出現了分化,農戶向更高純技術效率水平處的集中速度呈現出由快變慢的趨勢。進一步驗證表明,近年來處于規模報酬遞增階段的農戶比重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到2016年有66.8%的農戶擺脫了次優投入規模,基于效率最優視角下的規模擴張的需求強度減弱,糧食經營逐漸步入穩定發展時期。未來,應通過農業技術推廣、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暢通土地流轉市場、轉變農業支持政策等措施來進一步釋放農業生產力。

    發文機構: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關鍵詞:糧食經營水稻生產效率技術效率發展階段規模無效性質數據包絡分析grain productionriceproduction efficiencytechnical efficiencydevelopment periodthe na~tre of scaleinvalid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分類號: F326.11[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