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紅,王會,王學瓅
摘要:采用2007-2015年全國及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面板數據,構建糧食生產投入、產出和外部環境要素指標,運用三階段DEA模型測度我國各區域的糧食生產效率,重點研究糧食主產區和主銷區糧食生產效率的差異和產生差異的原因。測度經濟和社會等外部環境要素對糧食生產不同功能區糧食生產投入要素的影響方向和影響程度,以及剝離外部環境要素后糧食主產區和主銷區糧食生產效率的變化特征和變動趨勢。結果表明:從每個環境指標的單項影響看,同一環境要素對不同功能區的各投入要素的影響方向和強度有差異。從環境要素指標的總體影響看,經濟和社會等外部環境要素對糧食主產區糧食生產效率的作用強度小,對糧食主銷區的糧食生產效率作用強度大。但是影響方向相反,糧食主產區剝離環境要素后糧食生產效率增加,糧食主銷區剝離環境要素后糧食生產效率下降。由此,決定了不同功能區糧食生產的要素配置效率的差異。因此,建議根據外部環境要素的影響方向和強度,結合不同功能區糧食生產的實際成本和機會成本,制定差異化的糧食生產支持政策。
發文機構:東北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關鍵詞:糧食生產糧食生產效率糧食主產區糧食主銷區外部環境要素三階段DEAgrain productiongrain production efficiencymain grain production areasmain grain sales areasexternal environment factorsthe three-stage DEA model
分類號: F304.7[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