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強,沙鳴,張園園,孫世民
摘要:奶農良好的質量控制認知與行為對于提升原奶質量、實現奶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基于認知行為理論,利用10省(自治區)奶農的實地調查數據,從投入品質量控制、生產過程質量控制、環境質量控制和質量協同控制等4個維度8個方面分析奶農質量控制認知與行為關系,明確質量控制現狀與存在的問題,探索問題產生的原因。結果表明,受訪者對疫病傳播途徑有良好的認知,普遍認同質量協同控制的必要性,但對投入品標準、原奶質量標準、設施配置標準、疫病防控技術要點、養殖檔案建設標準、飼養環境標準和行為福利標準等認知水平相對較低。在投入品質量控制、原奶質量標準執行、設施配置選擇、疫病防控、養殖檔案建設、環境衛生維護和行為福利條件改善等行為不夠規范甚至存在缺陷與漏洞。研究表明,奶農質量控制認知在一定程度上支配著行為,認知能力差、專業技能低、標準不夠統一和信息不對稱是阻礙奶農質量控制認知與行為提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從拓寬認知渠道、加強奶農培訓、增進合作程度和充分發揮監管部門作用等方面提出了進一步規范與改善奶農質量控制認知與行為的對策建議。
發文機構: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山東農業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關鍵詞:奶農質量控制認知分析行為分析對策dairy farmersquality control, cognition analysis, behavior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
分類號: F326.3[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