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現代化研究 · 2018年第2期300-308,共9頁

    農機社會化服務有利于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嗎?——以種植大戶為例

    作者:鄭宏運,李谷成,周曉時,黃勇

    摘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育要以農戶意愿為基礎。以農戶成為種植大戶的意愿為例,基于糧食主產區的農戶樣本數據,運用Logit模型與聯立方程組模型,分析農機社會化服務在不同作物和不同生產環節間的差異,探討農機社會化服務對農戶成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意愿的影響因素。結果表明,樣本農戶中,40.27%的農戶有成為種植大戶的意愿,農戶在耕地、播種/插秧和收獲三大生產環節的農機服務利用比例分別為66.55%、50.68%和63.82%,小麥種植戶的農機服務利用比例較高,水稻和玉米種植戶成為種植大戶的意愿較高。綜合來看,耕種收綜合農機服務對農戶成為種植大戶的意愿有顯著正向影響;分環節來看,機收環節的農機服務對農戶成為種植大戶的意愿有顯著正向影響;分作物來看,與小麥相比,水稻和玉米種植中的農機服務對農戶成為種植大戶意愿的影響更加明顯。控制內生性后,農機服務對農戶成為種植大戶意愿的影響仍然正向顯著。此外,生產決策者的健康狀況、種植面積對農戶成為種植大戶的意愿也有顯著正向影響。因此,提出積極引導農戶成為種植大戶、鼓勵扶持農戶利用農機社會化服務和提升薄弱環節與重點作物農機服務質量等政策建議。

    發文機構: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湖北農村發展研究中心

    關鍵詞:農機社會化服務種植大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糧食主產區LOGIT模型聯立方程組agricultural machinery socialized servicesscaled grain farmsnew agribusiness entities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the Logit modelthe simultaneous equation models

    分類號: F325.1[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