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璐,周萍,盛良學,李巧云,馬蓓,吳金水
摘要:氮(N)肥減施、作物穩產以及土壤固碳的“共贏”對于區域農業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以南方紅壤性水稻土的肥料定位試驗為例,研究減N(75%常規N肥)條件下不同施肥措施對雙季稻田生產力和N肥農學利用效率(ANUE)的影響。試驗設置對照(CK)、常規N肥(CF)、75%N肥(DF)以及在此基礎上的N肥配施稻草(RS)和N肥配施糞肥(OM)等5個處理。結果表明:減N條件下DF、RS和OM處理的雙季稻產量分別為7.83t/hm2、7.26t/hm2和8.05t/hm2,除了OM處理明顯高于CF(7.60t/hm2)外,其余兩種處理與CF相比并無顯著差異。但是RS處理由于早稻的減產導致其雙季稻產量顯著低于DF和OM處理,而后兩者之間差異不顯著,說明減N條件下N肥配合糞肥施用的穩產效果優于稻草。DF處理下ANUE為13kg/kg,較CF處理(10kg/kg)顯著提高了30%。OM處理的ANUE(14kg/kg)-9DF差別不大,但是RS處理的ANUE(9kg/kg)卻較DF下降了31%,揭示減N條件下N肥配合糞肥施用能夠維持N肥的農學利用效率,而稻草還田并不利于肥料N的利用。此外,與CF相比,DF處理并未降低耕層土壤有機碳(SOC)含量,而RS和OM處理下SOC含量由于有機物質的輸入而增加顯著。研究表明,75%的N肥施用量能夠維持亞熱帶區雙季稻的產量與耕層SOC水平,并促進肥料N的高效利用。在75%N肥施用的條件下,化肥配合糞肥施用不僅能夠減少化肥N的施用量,還可維持雙季稻產量和肥料N素的農學利用效率,其效果明顯優于稻草。
發文機構:湖南農業大學生物科學技術學院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亞熱帶農業生態過程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長沙農業環境觀測研究站
關鍵詞:水稻土水稻秸稈畜禽糞便施肥定位試驗土壤有機碳N肥減量paddy soilrice strawanimal manurefertilizationfield experimentsoil organic carbonnitrogen fertilizer reduction
分類號: X144[環境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