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柳,呂開宇,閻建忠
摘要:在農地大規模流轉背景下,采取保護性耕作技術并增加農戶農地投資對于農地質量和糧食安全意義重大。基于黑龍江、河南、浙江和四川4省農戶調查數據,以秸稈還田單位面積投資作為保護性耕作投資指標,采用兩步法IV-Tobit模型,分析不同農地類型農戶對保護性耕作投資的影響,并進一步研究影響農戶對轉入地投資的因素,從而探討產權因素在保護性耕作投資決策中的作用。結果表明,樣本農戶的農地流轉面積占比高達86.09%,發生農地流轉的農戶數占比也高達71.15%。土地流轉契約具有以口頭形式為主、約定年限短的特點。農戶對保護性耕作投資仍處于低水平狀態,農戶在自有地上的投資略高于在轉入地上的投資,為5.25元/hm2;農戶在轉入地上進行秸稈還田保護性耕作投資比在自有地上少。此外,契約形式、是否約定年限、戶主年齡、農戶對政策了解程度、家庭勞動力數目、轉出戶是否要求土壤肥力保持對農戶在轉入地上的投資有顯著的影響。基于此,提出完善土地流轉機制,規范土地流轉進程;做好保護性耕作的投資收益評價工作,以便為農戶提供精準的農業補貼;做好政策宣傳工作,增強農戶保護耕地的意識等政策建議。
發文機構: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
關鍵詞:保護性耕作自有地轉入地產權穩定性投資秸稈還田conservation tillageown landrented landproperty right stabilityinvestmentstraw returning to land
分類號: F321.1[經濟管理—產業經濟]F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