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現代化研究 · 2017年第6期1002-1008,共7頁

    家庭農場不同規模稻作績效及影響因素研究——以湖南為例

    作者:鄧文,劉英,譚杰揚,金龍新,王劍

    摘要:家庭農場已成為我國引領適度規模經營、保障糧食安全的有生力量,績效是家庭農場進行水稻生產決策和政府扶持的主要依據。基于投入產出和環境變量視角,通過對湖南120戶家庭農場的實地調查,構建由CCR模型、灰色關聯度和相關分析模型、SBM超效率模型組成的“三步模型法”,分析不同規模稻作績效及影響因素。結果表明,稻作規模在<13.33 hm2和20.00-26.67 hm2范圍內的投入產出綜合效率達到最優,稻作規模<6.67 hm2和>33.33 hm2的家庭農場相對效率較高。對家庭農場稻作績效影響最大的環境因素是租田費用和稻作補貼,其次為家庭勞動力稻作率和稻谷銷售價格,農場主年齡和文化程度的關聯度較低。因此,為提升家庭農場稻作績效,建議制訂完善水稻家庭農場經營的“適度規模”指標、規范稻田流轉管理與服務、增加稻作補貼、加強價格扶持等政策性措施。

    發文機構:湖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和農業區劃研究所

    關鍵詞:家庭農場規模稻作績效影響因素三步模型法family farmsscalerice productionperformanceinfluencing factorsthree-step model

    分類號: F325.2[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