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亞運,蔡銀鶯
摘要:農戶是最基本的經營決策單元和糧食生產單位,其糧食生產經營行為及糧食供給能力直接關系國家糧食安全。以湖北省典型區域農戶進行的3期微觀調查數據為基礎,分析近10年農戶家庭糧食作物經營行為及糧食安全供應能力的動態變化趨勢,探討農戶層面下的糧食安全問題。結果表明:1)重點開發區和糧食主產區農戶家庭糧作經營參與度較高,農戶家庭農業種植以水稻為主,未出現明顯的"非糧化"趨勢,且經營規模越大,農戶糧作經營的積極性也越高。2)農戶糧作經營的絕對收益在提升,但相對效益在減弱。重點開發區糧作經營的絕對和相對效益較低,而糧食主產區糧作經營則持續保持著對于經作經營和非農經營的比較優勢,但差距在縮小。且均存在著經營規模越大,農戶糧作經營的比較效益越高的特征。3)重點開發區和糧食主產區在糧食安全生產供給能力時空變化上存在明顯差異。重點開發區農戶家庭糧食安全生產能力在降低,而糧食主產區則保持相對平穩,兩區農戶家庭層面糧食供給能力的差距在日益拉大,糧食主產區在區域糧食安全中的作用日益凸顯。糧食安全關乎國計民生,建議引導土地流向種田大戶以發揮規模效益,加強糧食主產區糧作經營政策扶持力度,在穩固糧食主產區糧作經營能力的同時,實現農戶家庭糧作經營規模化和糧食供給穩定增長的有機統一。
發文機構:華中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關鍵詞:糧作安全糧作經營糧食儲備糧食商品化重點開發區糧食主產區農戶grain securitygrain productiongrain reservesgrain commercializationKey Development ZonesGrain Production Zonesrural households
分類號: F326.11[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