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瑾,孫留萍,郭美榮,馮獻,馬晨
摘要:“互聯網 ”農機有助于改變和創新農機行業的生產方式、發展模式、產業形態、組織方式和發展格局。基于“互聯網 ”與產業融合的基礎理論,對“互聯網 ”農機的科學內涵進行了界定,分析了“互聯網 ”農機產業鏈的關鍵環節與主要內容,探討“互聯網 ”農機的產業融合模式與制約瓶頸。結果表明,“互聯網 ”農機產業鏈包含了高端研發、產品中試和應用、市場推廣與服務等三大環節,其融合方式與手段在于通過科技資源匯聚、銷售渠道整合、農機服務模式以及管理模式創新等,形成現代農機領域的分布式網絡協同研發、農機電子商務O2O推廣、數據化在線化服務以及云端制生態管理等產業鏈新型模式和業態。在融合過程中,“互聯網 ”農機仍存在農機產業創新發展的核心技術及標準缺乏、農業經營主體能力不足、產業發展層次較低、農機農藝結合不緊密等主要問題。針對以上問題,從搭建公共研發平臺、加強農民培訓、統籌規劃布局、農機農藝融合、農機購置補貼等方面提出了加快“互聯網 ”農機產業融合發展對策建議。
發文機構:北京農業信息技術研究中心 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關鍵詞:互聯網+農機產業鏈融合瓶頸對策"Intemet+"agricultural machineryindustrial chainintegrationbottleneckcountermeasures
分類號: F323.3[經濟管理—產業經濟]S23[農業科學—農業機械化工程][農業科學—農業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