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現代化研究 · 2017年第3期445-451,共7頁

    福利經濟學視角下規模經營模式探討——以安徽省為例

    作者:陳傳靜,張士云,江激宇

    摘要: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有利于促進現代農業發展,但是否利于改進農民福利值得探討。基于安徽省7縣(區)實地調研,從福利經濟學視角對規模經營模式下農戶福利特征進行比較分析,并探討農戶福利改進的效果。結果表明,安徽省規模經營模式分為農戶自營、農戶聯合經營和農業產業化聯合經營3種模式。自營模式下農戶能完全自主決策,用工成本相對較低,但社會資源有限;聯合經營模式下農戶簽訂契約,擁有部分決策權,社會網絡擴大,但存在一定的違約風險;產業化聯合經營模式下經營決策權由企業掌控,農戶參與標準化生產,但依賴于企業的運營和履約情況來保障收益。研究表明,每種模式對農戶福利改進均有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有待改進的地方。自營模式下應加大對農戶的支持力度,引導農戶合理安排生產規模,加強對規模經營風險的認知和防范;聯合經營模式下種養合作社應加強品牌意識,土地合作社應規范管理,增強雙方契約精神,探索縱深一體化聯合;產業化聯合經營模式下應通過股份合作等形式建立完善的風險、利益分攤機制,發揮合作社中介功能。

    發文機構:安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關鍵詞:規模經營模式探討福利經濟學農戶福利改進安徽省the scale managementdiscussion on the management modeswelfare economicsfarmers' welfare improvementAnhui Province

    分類號: F303.3[經濟管理—產業經濟]F061.4[經濟管理—政治經濟學]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