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馮璐,吳春梅,張焱,李勃,陶大云
摘要:隨著經濟體制的根本變革,我國農村經濟自改革開放以來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農業生產風險問題依然存在。其中,云南南部邊境熱帶亞熱帶山區貧困問題突出,農作物種類繁多且利潤風險不同。基于2015年云南南部邊境山區366戶農戶的微觀問卷調查數據,采用標準差和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云南南部邊境山區不同種植結構農戶的收入及作物投入產出,探討不同種植結構條件下的利潤風險。結果表明,云南南部邊境山區種植結構呈現多樣化發展形式,經濟作物以甘蔗、香蕉、咖啡、茶葉為主,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早稻為主。在市場經濟發展條件下,不同種植結構的利潤風險差異顯著。其中,單項農作物種植的利潤風險普遍高于多項農作物種植,而多項農作物種植的種植結構中,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占比高于50%的種植結構,其利潤風險普遍低于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占比低于50%的種植結構,但利潤則正好相反。當前,云南南部邊境山區的種植結構以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占比低于50%為主,結構調整的方向是良性的但利潤風險較高。因此,在保障糧食生產的基礎上,需順應云南市場經濟發展的方向,依托農業企業引導農戶結合當地實際發展經濟作物,調整種植結構降低利潤風險。
發文機構: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信息研究所 華中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
關鍵詞:種植結構利潤風險農戶山區云南plantation structureprofit riskrural householdsmountainous areaYunnan
分類號: F304.1[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