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現代化研究 · 2017年第1期128-137,共10頁

    我國農村環境質量的時空分異與農村經濟發展的門檻效應——基于ESDA—GIS與門檻回歸模型

    作者:王良健,蔣婷

    摘要:運用2004-2013年31個省級行政區農村環境相關數據,構建農村環境質量評價體系,利用ESDA-GIS探究時空分異規律,再運用門檻回歸模型探討農村經濟發展與環境質量的門檻效應。結果表明,我國農村環境質量存在明顯時空分異特征:時間上,近10年來我國農村環境質量綜合評價指數由2004年的51.01上升至2013年的52.89,可見我國農村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且東部及南方部分經濟發達地區近年農村環境質量改善效果顯著;空間上,我國農村環境質量自東向西趨好,存在空間集聚性,北方農村環境質量普遍優于南方。此外,我國農村環境質量與農村經濟發展存在門檻效應:農業發展水平對我國農村環境質量的影響呈先負向相關后正向相關的雙重門檻關系;工業發展水平負向影響農村經濟,跨過門檻值后,負向影響減小;農戶收入與農村環境質量呈先負向相關,跨過門檻值后正向相關的單門檻關系。從農業發展水平、工業發展水平和農戶收入3個方面來看,發展農村經濟對改善農村環境質量具有顯著的效果。因此,應著力圍繞“生產環境綠色高效、生活環境整潔舒適、生態環境山清水秀”目標,全方位多角度重點改善我國東部及南方地區農村環境質量,并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從而全面改善農村環境質量。

    發文機構: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

    關鍵詞:農村環境質量時空分異農村經濟探索性空間分析門檻回歸模型rural environmental qualitytemporal and spatial differencesrural economyexploratory spatial analysisthreshold regression model

    分類號: F323.22[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