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現代化研究 · 2016年第5期926-931,共6頁

    農民合作社的規模、治理機制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基于集體行動理論的視角

    作者:劉剛,張曉林

    摘要:農民合作社是控制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效載體,但農民合作社的規模和內部治理機制對農產品質量控制的效果有著重要影響。基于集體行動理論,將農民合作社的農產品質量控制視作合作社集體行動的結果,分析合作社的規模與農產品質量控制的關系,探討基于農產品質量控制的合作社內部治理機制問題。結果表明,合作社應保持一定規模以實現規模經濟效益,通過更多的盈余返還增強農戶生產高質量農產品的動力;但合作社的規模過大不利于農產品質量控制。同時,合作社應構建基于農產品質量控制的內部治理機制,包括通過準入管理合理控制合作社規模、完善基于農產品質量控制的合作社退出管理、設計合理的農戶生產行為約束機制、增強合作社農產品的排他屬性和質量溢價能力。因此,為了有效實施規模控制、提升合作社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能力,提出了完善合作社內部治理結構,加強理事會的權威性和管理能力;加強對合作社發展的產業政策支持的對策建議。

    發文機構:天津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關鍵詞:農民合作社農產品質量安全規模治理機制集體行動搭便車farmers cooperatives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scalegovernance mechanismcollective actionfree rider problem

    分類號: F325.1[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