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瑩,肖海峰
摘要:產業鏈縱向協作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降低交易費用,提高整鏈效益。目前,我國農業產業鏈縱向協作已經形成了市場交易模式、契約協議模式、合作社模式、縱向一體化模式等多種模式。基于縱向協作理論假說,利用內蒙古、山西養羊戶調研數據,運用多元選擇模型,分析農牧戶產業鏈縱向協作模式,探討其選擇意愿及影響因素。結果表明,農牧戶縱向協作模式選擇意愿最高的是書面合同模式,所占比例為34.65%。與市場交易模式相比,年齡、養殖年限對農牧戶選擇合作社模式有負向顯著影響,家庭成員是否擔任村干部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兼業化程度、養殖年限、信息可獲得性對選擇契約協議模式有顯著的負向影響,收購者是熟人或親戚的重要性對選擇契約協議模式有顯著的正向影響。研究表明,年齡、養殖年限、兼業化程度、信息可獲得性、家庭成員是否擔任村干部以及收購者是熟人或親戚的重要性等因素顯著影響農牧戶縱向協作模式選擇意愿。為此,建議政府通過扶持合作社發展、鼓勵加工企業養殖基地建設、加強宣傳教育、引導村委會牽頭成立合作社或協會以及加強對加工企業、合作社等違約行為監管等方式提高農牧戶參與縱向協作的積極性。
發文機構: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
關鍵詞:羊絨產業縱向協作產業鏈選擇意愿影響因素cashmere industryvertical collaborationindustry chainchoice willinlfuencing factors
分類號: F307.3[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