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現代化研究 · 2016年第3期437-443,共7頁

    淮河流域農業生產水平與資源環境協調度評價研究

    作者:胡韻菲,尤飛,栗欣如

    摘要:以淮河流域35個地級市為研究單元,采用特爾斐法,分析淮河流域2008年和2012年的農業生產水平、資源環境保障度、農業生產與資源環境協調度三個方面的綜合水平,探討其時空聚類格局。結果表明,2008-2012年5年間,淮河流域各市的農業生產水平全面提高,整體平均提高11.75分;整體資源環境保障度上升3.6分,其上升速度遠低于生產水平發展的速度;區域之間的開發和保護存在不平衡,使本區域農業生產與資源環境的協調度發生空間聚集,并且在5年間,協調度低的城市以西北—東南走向的條帶狀格局向西轉移。本區域整體的農業生產與資源環境協調度均值從2008年的0.14下降到2012年的-0.11,惡化態勢明顯。淮河流域全區須盡快健全保護農業農村環境的政策法規體系、建立起流域補償機制等,更加注意發展與資源利用之間的時空匹配與效率提高,保障現代農業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質量。

    發文機構: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

    關鍵詞:農業生產農業資源環境協調度評價淮河流域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apacityagricultural resource environmentcoordinationevaluationHuaihe Basin

    分類號: F303.4[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