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穎,朱麗霞,丁秋賢,余斌
摘要:欠發達地區如何在不犧牲環境的前提下發展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產業結構的優化是關鍵。以洱海流域水環境承載力為基礎條件,立足"最優化原理",運用多目標動態規劃模型確定流域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尋求流域社會經濟結構和發展速度等在資源環境指標約束下的最適配置。研究結果表明,平衡型增長方案是適合洱海流域社會經濟發展的方案,既能使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又能保證近期、中期、遠期經濟穩定協調發展。根據研究結果,結合流域實際,制定重點產業、行業調整規劃,優化集成流域三次產業結構調整方案,為洱海流域水環境保護及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發文機構:華中師范大學地理過程分析與模擬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華中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
關鍵詞:多目標決策水環境產業結構水污染防治洱海流域multi-objective decision modelwater environmentindustrial structurewater pollution controlErhai watershed
分類號: F127[經濟管理—世界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