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現代化研究 · 2016年第1期9-16,共8頁

    我國農戶貧困持續性及決定因素分析——基于相對和絕對貧困線的再審視

    作者:蔡亞慶,王曉兵,楊軍,羅仁福

    摘要:我國的扶貧戰略自改革開放以來獲得了巨大成功,農戶貧困率降低十分顯著,但隨著扶貧的深入,消除剩余貧困的難度也不斷增大。基于浙江、湖北、云南三省1 362戶農戶持續10年的微觀調研面板數據,綜合采用統計指標和計量模型方法,分析了我國農戶貧困的持續性特征及其主要影響因素。研究表明,雖然我國農戶貧困主要是暫時性的,但隨著貧困標準的提高,持續性貧困人口比例將顯著增加,且區域分布不均衡,東西部在貧困的廣度和深度上都存在顯著差異。農戶個體的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是其脫離持續性貧困的重要影響因素。此外,減少社會排斥將促進弱勢農戶提高社會資源積累,有助于農戶脫離長期貧困。分散收入風險,也有利于農戶擺脫長期貧困。除了人力資本、社會排斥性、收入風險等對農戶貧困持續性產生影響外,地區資源稟賦,尤其是市場經濟條件差異會對農戶持續性貧困產生顯著影響。當農戶長期處于貧困,這表明其脫離貧困的難度更大,可行能力被剝奪的程度更深,應當是扶貧政策關注的重點。

    發文機構:社會資源研究所 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關鍵詞:貧困農戶持續性區域差異povertyrural householdpersistenceregional heterogeneity

    分類號: D422.7[政治法律—政治學][政治法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