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現代化研究 · 2016年第1期123-129,共7頁

    主體功能區農田生態補償的農戶受償意愿分析——以重點開發、農產品主產和生態功能區為實證

    作者:李海燕,蔡銀鶯

    摘要:以湖北省重點開發區、農產品主產區及生態功能區為實證,基于Hicks需求理論,構建假想市場條件下的農田生態補償政策,采用二元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農戶維護和改善農田生態環境的受償額度、影響因素及異質性,可為補償標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參考,以促進功能區為導向的差別化農田生態補償政策及機制的構建。結果表明,在經濟發展程度越快的地區,農地發展權受規劃管制的影響越明顯,其農戶參與農田生態補償的受償額度愈高,重點開發區、農產品主產區及重點生態功能區農戶平均受償額度分別為7 821.45-9 421.05、6 936.30-8 608.05和3 017.10-3 775.65元/(hm^2·a)。受訪農民的性別、教育程度及其關于農田調節氣候、涵養水源、控制水土流失、提供休閑娛樂價值、文化價值、維持物種多樣性等生態系統服務的認知程度,以及農戶家庭的農田稟賦、土地承包經營權及承包地流轉狀況等資源特征對受償意愿普遍具有正向影響,而受訪農民的年齡和月收入狀況對農戶受償意愿具有負向影響。研究表明,農民對農田功能認知水平越強、家庭生計對農地的經濟依賴性越強,其參與農田生態補償政策的意愿愈強。

    發文機構:華中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關鍵詞:主體功能區農田生態補償農戶受償意愿條件價值法二元LOGISTIC回歸main functional areasagricultural 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farmers' willingness to accept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binary logistic model

    分類號: F323[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