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文舉,李娜,李宗禮,徐裕
摘要:本文采取野外大田試驗,運用地統計學和經典統計學方法,研究了不同種植年限壓砂地的土壤水分空間變異規律。結果表明,壓砂地的土壤含水量均值明顯大于裸地(cK)的土壤含水量,且新砂地〉中砂地〉老砂地〉裸地。壓砂地各土層的變異系數均小于10%,為弱變異。裸地(CKl第1層,老砂地Ⅱ、Ⅲ層土壤水分半方差函數最佳理論模型為指數模型,裸地Ⅱ、Ⅲ、Ⅳ層,新砂地第Ⅱ層,中砂地第Ⅰ、Ⅲ、Ⅳ層,老砂地第1層為球形模型,其他各地型、各土層均為高斯模型。新砂地具有強烈的空間自相關性,中砂地具有中等的空間自相關性,而裸地和老砂地空間自相關性微弱,變異主要由隨機性變異所引起。基于Suffer8.0繪制新砂地各層土壤含水量等值線分布圖,結果顯示,第Ⅲ層的等值線最密,第1層、第Ⅳ層次之,第Ⅱ層最稀疏,這與e和Co/(Co+(=1得出的結論一致。以期為壓砂地生態農業的生產提供理論依據。
發文機構:蘭州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
關鍵詞:壓砂地土壤水分空間變異性變異系數半方差函數模型等值線分布圖gravel-mulched fieldsoil moisturespatial variabilitycoefficient variationsemi-variogram modelisoline
分類號: S152.72[農業科學—土壤學][農業科學—農業基礎科學]